伟德官网举办第23次“经典悦读”研讨会

来源:伟德官网    发布时间:2017-03-16 00:00:00

照学院上学期要求,从第23次开始,“经典悦读”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活动上升为伟德官网十大教授参与的学院重要活动项目。3月14日下午,我司在红瓦楼306会议室如期举办了第23期“经典悦读”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我司冯金华教授根据《资本论》第二卷第21章,主讲“两大部类的积累和增长: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

冯金华教授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他指出,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经济学的皇冠,只要与西方经济学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对此就不可能有什么疑问。首先,马克思的增长理论是内生的。这与西方经济学不同,西方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实际上是外生的,因为它假定了在长期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不存在经济利润,只存在正常利润,即作为成本的企业家报酬,所以经济增长只能靠外生变量,如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等。马克思不一样。马克思那里有经济利润,即剩余价值,经济增长可以直接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而得到。其次,马克思的增长理论是结构性的,既有物质结构,也有价值结构。西方经济学不是这样。它只讲总产值怎么增加,内部结构常常被湮没掉了。有些西方经济学派如剑桥学派研究了结构问题,但实际上是借鉴了马克思,而且借鉴得并不是很成功。

冯金华教授讲演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再生产公式的推演,证明了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在扩大再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般讨论往往因抽象而流于空洞,但冯金华教授却是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图式的具体分析得出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之间相互关系的结论。

冯金华教授发现,按照马克思的基本假定,从第2年开始,两大部类的增长率将会趋同,但它们的积累率却始终不同。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冯金华认为《资本论》第三卷给出了答案:引入利润平均化机制。他根据第三卷,回过头对第二卷21章进行了改造,由此论证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冯金华证明,如果在马克思的模型中引入利润平均化的条件,并像马克思那样假定平均利润率、资本有机构成和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保持不变,第二部类的积累率根据第一部类的积累率进行调整,以保证两大部类之间的供求平衡,则从第2年开始,不仅两大部类的增长率会趋同,而且它们的积累率也将趋同。这意味着,为了实现任意给定的整个经济的增长率目标,政府只需要让第一部类的积累率等于由该增长率目标确定的整个经济的最优积累率并保持不变,而让第二部类的积累率随市场的要求自动调整即可。

冯金华指出,以上讨论带来的另外一点启示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我们近似地把这里的工业看成第一部类,把农业看成第二部类,则优先发展工业(第一部类)的做法尽管会暂时(“第1年”)地牺牲农业(第二部类),但从长期(“第2年”以后)来看,工业和农业(两大部类)仍然会实现同步增长——如果我们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保持工业的积累率不变而让农业的积累率自动调整以保证工农业之间的供求平衡。过去在这方面的一个失误是,我们的计划常常不仅只是“规定”工业的积累率,而且同时也把农业的积累率规定“死”了。这就违背了让农业积累率自动适用工业积累率的要求。对于如何建构一个可操作的调控方案,冯金华认为可以对两大部类进行细分,做出相关的投入-产出模型。

马拥军教授主持了研讨活动。他从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谈起,说明了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的全部政治经济学批判计划中的地位,认为冯教授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在讨论环节,有学者问,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否如卢森堡讲的那样,只存在于封闭经济模型中?冯教授认为第二卷确实隐含了这一假设。但马克思后来注意到这一问题,只是没有回过头对前面的理论加以完善而已。研讨会在意犹未尽中结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供稿)